7月23日至25日,吉林建筑科技學院土木工程學院“銀色吉林·特色產業實踐團”奔赴長春市雙陽區開展為期三天的沉浸式調研。團隊圍繞梅花鹿特色產業、生態農業、鄉村旅游、冰雪經濟四大板塊,完成了資料采集、深度訪談、線路設計、客源簽約、地形測量、成果移交等全鏈條任務,真正把論文寫在大地上。
一、7月23日博物館沉浸式備課 + 產業鏈深度訪談
(一)第一站雙陽區梅花鹿博物館
上午九點團隊到達全國唯一一座梅花鹿專題博物館。同學們沿著“歷史—產業—文創—旅游”四條主線完成三項任務:
1、歷史展廳:記錄32組鹿文化符號,為冬季文創備好素材;
2、產業沙盤:現場完成《梅花鹿產業鏈思維導圖》,梳理“種源—養殖—加工—文旅”全鏈條;
3、互動體驗:投票選出鹿角滑雪帽、鹿茸能量飲、鹿皮雪板貼3款冬季爆款。
中午十一點在博物館報告廳開展座談。館長給出“雪地鹿苑”觀鹿戲雪、“鹿茸熱飲站”取暖、“鹿鄉冬令營”研學三大建議,同學們現場分組討論,入庫創意26條。
(二)第二站鹿鄉鎮龍頭企業走訪
下午兩點團隊走進吉林省長白山鹿業有限公司。在養殖區測量梅花鹿體重、記錄鹿茸生長周期;在加工區觀摩切片、凍干粉、鹿胎膏等標準化流程;在檢測中心用便攜式重金屬檢測儀完成12組數據比對比。
公司副總與同學們開展“鹿產業+冰雪經濟”專題座談,雙方就“冬季鹿茸保健品進雪場”“鹿肉制品進雪鄉餐廳”達成初步合作意向。
(三)緊湊活動駐地復盤
晚間19:30至22:30期間,實踐團的成員們集中精力,投入了2.3個小時,認真細致地整理了之前錄制的長達2.3小時的錄音資料,以及篇幅達到1.8萬字的詳細文字實錄,成功完成了《梅花鹿產業痛點魚骨圖》的繪制,該圖詳細剖析了梅花鹿產業當前面臨的各種問題和挑戰。與此同時,團隊成員們還根據實際情況和需求,精心制定了次日的測繪任務書,明確了各項測繪工作的具體要求和步驟。
二、7月24日遠昇農業秸稈循環基地 + 曙光村數字鄉村測繪
(第一站)見習遠昇農業上午8:30團隊抵達吉林省遠昇農業科技開發有限公司,完成“秸稈→有機肥”全流程體驗:? 原料區:測量3座秸稈垛體積,檢測含水率8組;? 發酵區:親手攪拌槽式發酵槽,記錄溫度、C/N比;? 成品區:抽檢有機肥pH、電導率,與國標比對。
上午10:30開展“校友面對面”活動。2019屆校友、遠昇農業總經理王佳琪發布實習崗位8個、畢業直簽崗位4個,并與土木工程學院學院簽署《大學生社會實踐基地共建協議》并揭牌。
(第二站)開展曙光村數字測繪
下午13:30開始進行無人機3架次、RTK布設像控點42個、全站儀補測216個地物點,完成0.8 km2 1:500地形圖及三維實景模型。晚上用CASS 3D生成DEM、DOM,現場圈定3處“雪地火鍋+民宿集群”選址。
三、7月25日|路發布 + 客源簽約 + 成果移交
(一)松原—雙陽冰雪線路閉門研討
上午09:00,在遠昇農業會議室,實踐團與松原市樂途旅行社、遠昇農業、曙光村集體及6家本地企業閉門研討:
? 發布《松原—雙陽冬季冰雪旅游線路(夏季預演版)》,含“鹿鄉戲雪一日游”“雪鄉民宿兩日游”“研學親子三日營”主題線路;
? 現場展示曙光村三維實景漫游視頻,用動畫演示“雪地火鍋+光影秀”動線;? 松原樂途與7家企業簽署《冬季員工冰雪旅游合作意向書》,明確連續十年12月至翌年2月向雙陽輸送游客3000+人次,預計直接帶動消費120萬元。
(二)測繪成果移交 + 寒假任務部署
下午14:00,團隊將2.6 km2地形圖、0.8 km2三維實景模型、27份訪談實錄、1份創意庫刻錄成光盤,正式移交給遠昇農業及曙光村集體;15:00,召開行前最后一次部署會,明確寒假“再赴雙陽”任務:
? 2名學生駐村3周采集運營數據;
? 3名學生對接旅行社完成游客回訪;
? 全體隊員撰寫《雙陽冰雪旅游升級報告2.0》,開學前提交企業。
青春不散場,冰雪正可期在經歷了三天兩夜、120公里、2.6km2測繪、42個像控點、27次訪談、3000+游客訂單……“銀色吉林”特色產業實踐團用盛夏的汗水換來冬日的藍圖:從毫米級地形圖到千人級游客團,從校企基地到鄉村共創站,青年學子把專業知識、校友資源、企業需求、鄉村愿景擰成一股繩。
今冬,當第一片雪花落在測繪好的等高線上,那將是我們交出的最好答卷!本次社會實踐將“學、思、行、創”深度融合,既錘煉了學生的專業技能,也為雙陽區冰雪經濟儲備了青春動能。未來,將有更多建科青年選擇留在吉林、服務吉林,在這片冰天雪地中放飛火熱理想,為“金山銀山”貢獻源源不斷的青春力量。